導語
隨便扛臺相機就能拍好家裝?Naive.
曬食物、曬自拍、曬娃..這年頭什么都能曬,但朋友圈里很少看到有人曬家裝。
原因可能很多:
1.大部分人對家裝的熱情都不長,裝修過了就沒興致了;
2.不就幾張沙發(fā)幾個柜子,又沒有蘋果標或者奔馳車標這種“B格”,有啥好曬的?懶勁一上來家里很快變得亂糟糟——還是曬自拍好,又快又容易得到滿足。
錯!這都不是最重要的原因。
不曬?因為拍不好照片咯!
舉起手機輕按快門,把家里最得意的角落拍下來,美圖秀秀再加個濾鏡液化一下——爽歪歪的自拍出來了,但用在家裝上卻總是不靈,這種丑不拉幾的照片怎么能分享?我家可是很漂亮的!
那么問題來了,如何拍好看的家裝照片?
一、器材問題
想象中的家裝照片應該是這個樣子的。
你拍出來的是這樣的,這鍋該誰背?
器材當然很重要,X99的千元手機也許自拍還湊合(反正液化以后看著都一樣),但給普通人用真的拍不好家裝照片。家里面通常光線條件復雜,對沒多少攝影知識的人來說,手一抖就全糊了,其他就更別提了。
解決辦法:
1.新舊款iPhone或者帶光學防抖的安卓旗艦手機是必要的,真想拍好,APS畫幅以上的相機當然更好,哪怕是個不可換鏡頭的大底DC,絕對畫質(zhì)也比那些號稱打飛機打月亮的千元手機好太多。
2.紅圈金圈鏡頭、全畫幅機身甚至哈蘇徠卡什么的,如果你能駕馭這些器材當然更好不過了。
二、光線問題
“我明明手很穩(wěn)了?。∥业膹N房也干干凈凈的啊,可咋就不好看呢?”
得有光。這句話,每一個攝影大濕都說得有些不耐煩了。
光線不足,所以你的照片總是黑麻麻;光線不足,所以你拍攝的時候總是快門很慢,最輕微的呼吸也能導致畫面抖動;光線不足,反正什么都不好看!
解決辦法:
1.裝修的時候就多注意家里的光線布局,包括自然光和人造光;
2.開閃光燈,開燈,再高檔一點的打反光板,最不濟用機器內(nèi)閃,先把照片拍出來也比拍一團漿糊強多了;
3.三腳架是個好東西。
三、技巧(用心)問題
家里裝得挺不錯,手上也有上萬元的器材,拍的也挺認真,但總覺得照片還差點什么?恭喜,你的家裝拍攝能力已經(jīng)超過大多數(shù)人了。
至于“還差點什么”,差在靈感和經(jīng)驗上,那都是職業(yè)攝影師吃飯的家伙??戳诉@篇文章就像搶攝影師飯碗當然不現(xiàn)實,但如果能掌握一些技巧,拍出來的家裝照片會煥然一新。
首先,改掉“隨手拍”的壞習慣
沒有大師的靈感沒關系,但也別以為“隨手拍”就能拍好照片,基本的構圖還是要的:
1.橫平豎直得看好,否則拍出來的柜子歪歪扭扭,再加上鏡頭的木桶效應,后期怎么調(diào)都不會好看。簡單的對稱和平整就能帶來極強的美感。
2.要拍什么,拍哪里,怎么拍,按下快門之前就得多想想,至少,把自己的倒影拍進去這種低級錯誤要避免。
其次,多拍拍細節(jié)
裝一套完美的房子,和打造一個可愛的角落,哪個容易?當然是第二種,你要做的就是把這個角落找到,好好把它拍出來。在家裝攝影中,細節(jié)拍攝比整體拍攝更容易出彩(前提是你這個細節(jié)真的很漂亮)。
拍攝的時候盡量選用28mm以上的鏡頭焦段,20mm以下的廣角可能會讓你在取景時感到很爽,但廣角容易造成桶型畸變,如果不是為了拍下面這種大場面,還是少用廣角鏡頭偷懶:
有主題,有想法
給你的照片一個主角,別放在正中央,稍微偏左或者偏右(傳說中的黃金分割點),出來的照片在表達上會變得清晰很多。
有對比就有傷害
當然這屬于曬照片時的小技巧,所謂“人比人氣死人”,家裝也很講究這樣的比較。
如果可以,加點料
比如取景上的一些小創(chuàng)意,或者多重曝光。
比如偷師人像拍攝的經(jīng)典技巧:將綠色植物葉片納入鏡頭中并將其虛掉,增加照片的透視感。
構圖的時候可以把其他空間(客廳)也合理的安排進來,這么做可以增加照片的層次,減少畫面的狹窄壓抑感。
有時候,如果你能想到一些更獨特的視角,會有意外的收獲。
上三腳架連拍,制造模糊的人影是家居拍攝的經(jīng)典拍法——多了人氣但不會喧賓奪主。
說好了拍家裝,你就忍忍別自拍吧,如果實在覺得不上鏡不舒服斯基,用腳架或者讓第三者拍攝會更好。照片的主角是家裝,你自然地呆在一旁就好。
(溫情提示:請注意個人顏值對家裝照片的加減分作用,這一點很敏感一看便知)
講真,不上鏡就別強行上鏡,找對了主角效果不知道好到哪里去了。
一定要克制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