導語
還有愛。
大城市、30歲年輕夫婦、56平米、新家。
這些詞組合在一起似乎總有些違和感,這樣的生活也許會很艱苦吧?房子有點小,將來有了孩子怎么辦?老人家要來帶孩子怎么?。窟@樣的男人能嫁嗎...無數個問題鉆入到我們的腦海中,至于“如何打造一個溫暖的小家”,可能是最后才閃過的念頭。
也許這就是問題的所在。
在東京,一對30歲左右的年輕夫婦把56平米拾掇成了標準的兩室一廳——一個出色的家,年輕而充滿希望,有品質又充滿性格,各種褒義詞放在這都不為過,唯獨不會讓人覺得小。
很多人本能地覺得,面積小所以一定要拼命打柜子、打柜子、打柜子,重要的事情說N遍。
并不是這樣的,如果說小戶型真的有金科玉律,那就是“注意光線”。除了窗戶,這個家在通向陽臺處設置了大玻璃門。
同時把隱私問題和采光問題都解決了,這種神器叫毛玻璃。
進門兩邊分別是主臥和浴室,經過稍微有些狹長的通道來到客廳。
很明顯家里沒有“打滿柜子”這種情況,整體風格走的簡單清新路線,除了白墻和木地板之外,天花板和部分墻壁就保持了“水泥墻”的面貌。
原始而帶著工業(yè)的粗糙感,但一點都不簡陋。
從家具和裝飾細節(jié)上其實能看出,家里的每一樣物件都經過夫婦兩精心挑選,比如大門??瓷线€有抓痕?不知道是貓咪還是誰的杰作,但這扇門確實是他們從舊貨市場用心淘來的,還有門鎖:
這些東西,談不上“富貴”或者“氣派”,但一個家獨特的性格氣質就是這樣煉成的——通過無數個用心的細節(jié)。
進門玄關處,地上放的井蓋造型地墊,也是獨特個性點的組成部分之一。
當然,面積帶來的限制也并不是完全不體現(xiàn):所以他們選擇了在飯廳的一角做開放式廚房。也許這里是整個家中唯一表現(xiàn)出“緊湊感”的角落。
進大門右側,主臥面積不大,同樣設計得特別特別簡單:
沒有任何多余的裝飾,看不到我們所熟悉的大型衣柜?
原來是在臥室里隔出了一個小型的衣帽間。
想想一個56平米的家里有衣帽間,好像是有點天方夜談,但他們真的這么做了。
還有一個房間目前空著——留給未來小朋友的房間。
注意墻上的那排氣窗,這個兒童房其實也有一點缺陷就是沒有窗戶,理論上采光和空氣流通不太好,所以除了注重燈具之外,這對夫婦特地給做了氣窗設計。
面積有限,但這個小房間里還特地預留了一個小貯藏室。
也許將來這里是孩子堆放玩具的地方,但現(xiàn)在,這是“蜈蚣精”的領地。
小房間真的很小,因為面積勻給了貯藏室,勻給了分區(qū)的浴室。
足夠的面積,才有干凈、干燥和整潔的舒適。
性格在哪里?
在很多細節(jié)的質感上。
在于對光明的追求,體現(xiàn)得無微不至。
在對細節(jié)的觸摸上。
還有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