導語
用心去定制,那是你的深夜食堂。
最近兩天在整個中文互聯(lián)網圈子里,黃磊主演的電視劇《深夜食堂》被噴得幾近生活不能自理,這部劇在豆瓣的評分目前只有可憐的2.3分(原作9.2分)。其實劇照就能就能反映出原因,從小店的擺設到人物穿著造型就能看出:
片子拍的不用心、不接地氣,劇情生硬,從設定到情節(jié)都直接照搬日劇原作等。
一尺見方的小空間里,通過豐富的食物將形形色色的人物聯(lián)系在一起,進而講述發(fā)生在他們之間的豐富故事,這是日劇原作的核心思想。食物只是媒介,真正想表達的依然是“人”,或者說人的感情。
而今天的中國,可能并不具備日式小居酒屋或深夜小店這種文化,在我們的生活中真正發(fā)達的是手機上的外賣APP——還記得你上次在家好好下廚是哪一年的事嗎?
中國南方省份的燒烤攤往往會營業(yè)到深夜,但像黃磊那樣開個裝修精美的小店,在深夜里供應方便面、蛋炒飯...在國內真的能營業(yè)下去嗎,要吃這些快手食物(或者說垃圾食品),自己在家做似乎也花不了多少時間呢。
事實上,我們只有一個“深夜食堂”——家里的廚房。
2017年6月之后,高考舞臺上的90后將走過最后一批人(你簡直不敢相信)。白駒過隙,越來越多新時代的年輕人,開始對居家生活有了更多計劃或者說念想,他們的家正在發(fā)生巨變。
在年輕人的家里,你越來越難看到大幅婚紗照,取而代之的是碎片而數量龐大的個性表現(xiàn)。
他們的家變得越發(fā)簡單明快,幾乎每一個角落的打扮都經過認真考慮。
他們甚至愿意在櫥柜抽屜這樣的配件上花很多心思,嗯,還有預算。
他們的靈感之多與審美的提升,前所未有。
不辭辛苦,越來越多人會要求櫥柜設計師一定要裝上燈帶,因為深夜里來到廚房,燈帶發(fā)出的柔和光線確實比廚房大燈要舒服。
正如原版《深夜食堂》,迷人的,是厚重而靈動的人情味。
是一種干干凈凈的爽快。
是一種人生態(tài)度。
用心去定制,那是你的深夜食堂。